东风垸打造万亩现代渔业生态康养基地

2023-08-29 08:05:02 来源: 湖北日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方懿 实习生 顾慧卿

8月15日,盛夏时节,走进东西湖区农投集团东风垸万亩现代渔业基保供基地里,河网纵横交错,鱼塘各自成围,从空中俯瞰形如棋盘,排列整齐。

驱车沿着堤坝行驶,四处可见机器轰鸣:水域拓荒、池塘清淤、沟渠疏通、水电设施、排灌网络、景观绿化、道路体系等工程建设正酣,一座“水清、岸绿、景美、鱼肥、业丰”的现代化渔业基地正由蓝图变为现实。

东风垸地处东西湖区北部,为府澴河中下游的一处洲滩民垸,总面积2.3万亩。长久以来,东风垸由当地农工实施水产养殖,基础设施较差,管理水平较低,养殖品种单一且附加值不高,进行现代化转型迫在眉睫。

2019年,东西湖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,在东风垸开展了退地搬迁工程,征收而来的土地、鱼塘交由区农投集团负责管理运营。在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、监管下,一场传统渔业现代化转型的试点工作由此展开。

渔业现代化,首先是要生态化。东西湖区农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集团首先对东风垸内的大小鱼塘进行清淤整治,共清理淤泥约386万立方米,最终形成了200个小塘(30-50亩)、45个中塘(50-100亩)、11个大塘(100-300亩)和1个巨湖(1000亩左右),成为武汉近郊区规模最大的“活鱼仓库”之一。

在此基础上,区农投集团还实施了养殖尾水治理工程,即通过建设“生态沟渠+人工湿地”“鱼塘+底排污+固液分离池+小微湿地”“四池三坝”等多种形式、多级生态净化的养殖尾水治理模式,配套建设过滤坝、生态塘、渔菜共生系统以及“零排放”养殖模式,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利用。

在养殖方面,东风垸还升级了传统四大家鱼为主的养殖模式,新增长江肥鱼、长江大白刁、斑点叉尾鮰、黄颡鱼、鳜鱼、鲈鱼、淡水银鳕鱼等“名、特、优、新”鱼类品种,形成“中密度养殖”。同时种植莲藕、太空莲,套养甲鱼,通过立体、循环发展现代渔业,来完善渔业产业结构,提升渔业产业韧性,全面提高渔业产业的质量、效益和竞争力。

基地技术人员程俊介绍,建成后的东风垸渔业基地还将是一座智慧渔业基地,生态保护、水质监管、生产控制均将实现智慧监控,“一部手机就能查询和管理任意一片鱼塘的养殖水质、视频监控、饵料投放、气象监测等功能。”

不仅如此,东风垸还将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面开展探索:一产方面,将打通生产端、供应端、运输端、配送端、销售端全产业链服务,填补市场缺口,水产品供保不断档,建成让市民吃上“放心新鲜鱼”的水产保供基地。二产方面,基地计划推出净鱼预制加工项目,延长产业链,结合周边柏泉街道饮食特色,开发“开袋即食”的风干鱼产品,着力发展水产品深加工,挖掘和壮大地方品牌。三产方面,将基于占地1000亩的莲子湖发展休闲渔业,建设休闲景区,结合区域特色打造特色渔业品牌与科普研学教育基地。

相关新闻